水的嗅与味的强度等级
级别 |
强度 |
说明 |
0 |
无 |
没有可感觉到的气味 |
1 |
极弱 |
一般使用者不能感到,有经验的水分析者可以察觉 |
2 |
微弱 |
使用者稍注意可以察觉 |
3 |
明显 |
容易察觉出不正常的气味 |
4 |
强烈 |
有显著的气味 |
5 |
极强 |
严重污染,气味极为强烈 |
注:另一种嗅与味的强度表示方法是“嗅限值”,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,原水和煮沸水都不应有异臭或异味,国外有的规定强度<2级,或嗅限值不超过2~3。
水中物质引起的口味
水中存在物质 |
NaCl |
Na2SO4 |
MgCl2 MgSO4 |
大量有机质 |
铁盐 |
腐殖质 |
H2S与碳酸气同时存在 |
CO2及适量 Ca(HCO3)2 Mg(HCO3)2 |
口味 |
咸味 |
涩味 |
苦味 |
甜味 |
涩味 |
沼泽味 |
酸味 |
可口 |
水中盐类浓度引起的味觉
盐类名称 |
含 盐 量 |
|||||
刚感觉有味 |
明显有味 |
很浓的味 |
||||
Mg/L |
mol/L |
Mg/L |
mol/L |
Mg/L |
mol/L |
|
NaCl |
165 |
2.8 |
495 |
8.5 |
660 |
11.3 |
Na2SO4 |
150 |
1.1 |
450 |
3.2 |
— |
— |
NaNO3 |
70 |
0.8 |
205 |
2.4 |
345 |
4.1 |
NaHCO3 |
415 |
4.9 |
480 |
5.7 |
— |
— |
CaCl2 |
470 |
4.2 |
550 |
5.0 |
— |
— |
CaSO4 |
70 |
0.5 |
140 |
1.1 |
— |
— |
MgCl2 |
135 |
1.4 |
400 |
4.2 |
535 |
5.6 |
MgSO4 |
250 |
2.1 |
625 |
5.2 |
750 |
6.3 |
6.3KCl |
420 |
5.6 |
— |
— |
525 |
7.0 |
FeSO4 |
1.6 |
0.01 |
4.8 |
0.03 |
— |
— |
水中一些物质的臭味性质
分 类 |
主要物质 |
臭味性质 |
||
无 机 物 |
硫化合物 |
硫化氢、二氧化硫、二硫化碳 |
腐蛋臭、刺激臭 |
|
氮化合物 |
二氧化氮、氨、碳酸氢铵、硫化铵 |
刺激臭、尿臭 |
||
卤素及其化合物 |
氯、溴、氯化氢 |
刺激臭 |
||
其他 |
臭氧、磷化氢 |
刺激臭 |
||
烃类 |
丁烯、乙炔、丁二烯、苯乙烯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萘 |
刺激臭、电石臭、卫生球臭 |
||
有 机 物 |
含硫化合物 |
硫醇类 |
甲硫醇、丙硫醇、丁硫醇、戊硫醇、己硫醇、庚硫醇、二异丙硫醇、十二碳硫醇 |
烂洋葱臭、烂甘兰臭 |
硫醚类 |
二甲硫、二乙硫、二丙硫、二丁硫、二苯硫 |
烂甘兰臭、葱臭 |
||
胺类 |
一甲胺、二甲胺、三甲胺、二乙胺、乙二胺 |
烂鱼臭、腐肉臭、尿臭 |
||
含氮化合物 |
酰胺类 |
二甲基甲酰胺、二甲基乙酰胺、酪酸酰胺 |
汗臭、尿臭 |
|
吲哚类 |
吲哚、β-甲基吲哚 |
粪臭 |
||
其他 |
吡啶、丙烯腈、硝基苯 |
芥子气臭 |
||
含氧化合物 |
醇和酚 |
甲醇、乙醇、丁醇、苯酚、甲酚 |
刺激臭 |
|
醛 |
甲醛、乙醛、丙烯醛 |
刺激臭 |
||
酮和醚 |
丙酮、丁酮、己酮、乙酮、乙醚、二苯醚 |
刺激臭、汗臭、尿臭 |
||
酸 |
甲酸、醋酸、酪酸 |
刺激臭 |
||
酯 |
饼烯酸乙酯、异丁烯酸甲酯 |
香水臭、刺激臭 |
||
卤素衍生物 |
卤代烃 |
甲基氯、二氯甲烷、三氯乙烷、四氯化碳、氯乙烯 |
刺激臭 |
|
氯醛 |
三氯乙醛 |
刺激臭 |
水中产生味觉和嗅觉感受的物质浓度
化合物名称 |
感受浓度 |
化合物名称 |
感受浓度 |
氨 |
0.037 |
氰化氢 |
0.001 |
醋酸异戊酯 |
0.0006 |
硫化氢 |
0.001 |
苯甲醛 |
0.003 |
甲硫醇 |
0.0011 |
二硫化碳 |
0.0026 |
硝基苯 |
0.03 |
一氯酚 |
0.001~0.1 |
石油化工废水 |
0.015~0.1 |
一氯酚 |
0.00018 |
酚类 |
0.25~4.0 |
二甲胺 |
0.6 |
苯基醚 |
0.013 |
乙硫醇 |
0.00019 |
皮考啉 |
0.5~1.0 |
甲醛 |
50.0 |
炼油厂烃类 |
0.025~0.05 |
糠醛 |
4.0 |
二氧化硫 |
0.009 |
二甲苯类 |
0.3~1.0 |
水中物质引起的颜色
水中存在物质 |
硬水 |
低价铁 |
高价铁 |
硫化氢 |
硫细菌 |
锰的化合物 |
腐殖酸盐 |
水的颜色 |
浅蓝 |
灰蓝 |
黄褐 |
翠绿 |
红色 |
暗红 |
暗黄或灰黑 |
水中杂质的颗粒大小
分类 |
高分散系 (分子、离子) 0.5~10Å(1nm) |
胶态分散系 (高分子、溶胶) 1~200nm(0.2μm) |
粗分散系 (悬浊、乳浊) 0.2~1000μm(1mn) |
无 机 物 |
H2O 2.76 Å O2 2.90 CO2 3.24 |
金 溶 胶 4nm 硅 溶 胶 20~50 金属氢氧化物 10~100 炭 黑 10~500 粘 土 5~4000 |
颜 料0.1~5μm 金属粉尘1nm~100μm 煤 尘1~100μm 灰 尘1~200 水 泥3~100 浮选矿粉10~200 细 泥4~50 细 砂50~250 中 砂250~500 |
水合离子 K+ 3.50 Cl 3.68 Na+ 4.34 NO3- 4.06 Ca2+ 5.44 OH- 4.92 Mg2+ 5.92 |
|||
有 机 物 |
染 料9~13 Å 谷氨酸5×8×16 Å 蔗 糖8×9×11 Å |
脱氧核糖核酸DNA2nm 酶 25 蛋白质 10~70 纤维素、橡胶 0.5×400~800nm 絮凝剂400~800 |
红血球7.5μm 纸浆纤维5~100 石油微滴5~100 头发粗30~200 |
水合离子 甲酸7 乙胺8 乙酸9 苯酸12 刚果红14 二苯醋酸16 |
|||
微 生 物 |
病毒3~150nm |
细菌0.2~1μm×1~30μm 硫磺菌20~50 藻类3~5 酵母5~8 阿米巴10~50 动物性浮游生物40~300 |
|
观测方法 |
质子显微镜~10 Å |
电子显微镜1~1000μm 超显微镜4nm~10μm X线衍射2~100nm |
普通显微镜0.2~1000μm 光三射10nm~10μm 肉眼70μm~ |
射线波长 |
X线~10 Å |
远紫外线10~200 |
近紫外线0.2~0.38μm 可见光线0.38~0.78μm 红外线0.78~300μm |
注:1μm=10-6m,1nm=10-9m,1 Å =10-10m。